广州新东方教你采摘野菜如何避开“雷区”
4月17日,家住浑南区河畔新城的一对老夫妇迷上了挖野菜,却因食用过量而双双中毒。春暖花开、气候宜人,这个季节正是出游的时候,不少人会趁此机会去户外挖鲜嫩的野菜回家食用。在这里,广州新东方提醒大家:野菜虽好但也需要注意食用安全性哦!
常见野菜营养解析
野菜来源于自然,环境、气候催生了它们的不断繁衍。市面上常见的野菜有:鱼腥草、蕨菜、香菜、藜蒿、地米菜、马齿苋、枸杞芽、蒲公英和车前草等,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野生的,只有藜蒿和香菜人工栽培的较多。许多新鲜野菜有很好的营养价值:马齿菜又叫马齿苋、长寿菜,它的药用功能是钾、钙含量比较高,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,能治糖尿病,有助于三高病人的健康。它的吃法有很多种,焯过之后炒食、凉拌、做馅都可以。但是马齿苋有一些过敏成分,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要谨慎。蕨菜嫩的时候叶是卷曲状时,说明它比较鲜嫩,老了后叶子就会舒展开来。吃蕨菜能起到清热滑肠、降气化痰、利尿安神的作用。但干蕨菜或用盐腌过的蕨菜在吃前最好用水浸一下,使它复原。

自采野菜注意避开“雷区”
吃野菜,不一定要到农家乐,很多人到郊外踏青,总会采摘一些回家。采集野菜本身就是很好的健身之道。因为采集的过程能大量消耗热量,对活动腰腿大有裨益;而视野里一片新绿,野外的天地无限宽广,无论有多少压力和郁闷,都能让人回归平和宁静。但是采摘野菜的场所、方法,你选择对了吗?
广州新东方提醒,采摘野菜时,一定要注意附近是否有禁止采挖野菜的提示牌。生长在路边的野菜,容易受到汽车废气和生活污水污染,不宜采食。生长在化工厂河边或附近的野菜,因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有毒物质含量较高,不要采摘。刚喷洒完农药的地方的野菜不要采摘。不轻易采摘、食用自己不了解、没有食用过的野菜,避免食用野菜中毒。
另外不建议大家一次性大量采摘,因为野菜里有大量的亚硝酸盐,采摘了没有及时食用的话会对身体有害。野菜里有生物碱,也可能有过敏成分,所以大家要注意一洗二泡三焯水的过程。另外,野菜普遍性寒凉,建议大家搭配鸡蛋和肉烹饪,可以减少脾胃虚弱的人不适症状的发生。

进食后不适 通过催吐自救
虽然不少野菜口感好,也有一定营养价值,但绝不能乱吃。除了吃野菜过敏之外,很多人因为对野菜不熟悉而食物中毒,出现持续呕吐、心慌等症状。
此外,大家出游时不论是自带食物还是到农家乐等会餐,都应当注意食物的保鲜程度,以免发生食物中毒。若进食后发生不适可采取催吐、洗胃等方式自救。若症状无法缓解,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并妥善保留剩余食物、容器等,以备核查中毒原因。
为了身体健康,广州新东方建议大家从正规菜市场购买,不要自行挖采。不少野菜都有人工大棚培育的,在超市和菜市场买都可放心食用,但是最好晚上食用,以免诱发日光性皮炎。
同时,如果食用野菜后有头晕、头痛、恶心、腹痛和腹泻等中毒症状时,应立即停止食用,可用手指或其他代用品触及咽喉部,进行催吐,到吐出清水为止,同时立即带上误食的植物前往医院急救治疗。除了导泻、洗胃等急救处理后,也可服用解毒剂,最简便的是吃生鸡蛋清、生牛奶或用大蒜捣汁冲服。

吃野菜的四大禁忌:
不知不吃:不要采摘路旁边、水沟、郊外化工厂周边的野菜,不熟悉的野菜不要乱采,乱吃。
盐水浸泡:野菜比较脏,上面附着许多杂菌及杂质,不管是挖回来的还是买回来的,都应该洗净后,用淘米水或淡盐水泡半小时至1小时。
吃前热焯:很多野菜里面都含有较多的生物碱和单宁,烹饪之前一定要先用热水焯一下。能去掉野菜本身的苦味,口感也会变好。
不宜多吃:野菜性寒凉,一次不适宜吃得太多。野菜煮熟后如果有苦涩味怪味,汤汁有泡沫的,千万不要进食。